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规模有望达9000亿元
日前,有消息透露,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已经基本完成。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销售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未来5年,全行业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7%。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8月,我国机械工业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新产品产值增速高于产销增速,在其12个子行业中,工程机械行业的增速最快。业内普遍认为,“十二五”期间工程机械装备业将着力推进企业的重组并购,把优势资源集中到优势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做强做大。
能源装备拉动工程机械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1-8月,机械工业全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89552.51亿元,同比增长35.3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5.61个百分点,其12个子行业生产均呈增长势头。在12个子行业中,工程机械行业的增速最快。
国泰君安分析师认为,过去11年,工程机械行业年均增速超过21%:工程机械行业2000年收入规模为480亿元,2009年达到3105亿元,预计今年超过4000亿元没有悬念。
业内指出,目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规模在全球占比只有20%左右,占比低,个别品种还有很大的进口替代空间。未来几年,人工成本上涨趋势明确,工程机械的应用率将越来越高,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对工程机械需求的拉动作用会更明显。
记者了解到,未来5年,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增长,将得益于两大动力:一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热潮;二是风电和核电等能源建设投资和能源装备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能源装备国产化加速和能源科技装备的日新月异,对工程机械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强劲。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都为自身制定了宏伟的发展规划。根据公开的资料,徐工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规划在2015年末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柳工股份和山东重工集团的销售目标为500亿元。
大型工程机械取得突破进展
业内认为,能源装备业与工程机械行业依存度甚高。一方面,能源装备带动了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正是在工程机械行业、机床工具行业等强有力支持下,“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型高效清洁发电设备、大型乙烯成套设备、煤矿综合采掘设备等能源装备国产化,均取得了重大进展。
记者从工信部相关部门了解到,大型施工机械技术复杂、制造工艺难度大、产品生产批量小、价值高、风险大。在“十五”计划以前,国内企业对发展大型工程机械望而怯步,大型施工装备一直依靠进口。但是,随着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大型石化、冶金、电力等建设项目的需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开发国家急需的大型施工机械装备的发展目标。重点骨干企业经过几年集成创新的艰苦努力和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支持,目前已能制造国际上常用的26种机型,其技术水平已达到替代进口的目标。其中大型履带 起重机、大型 推土机、大型混凝土泵车、 摊铺机、大型 旋挖钻机等产品已开始出口到世界各地,树立了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品牌的国际形象。
此外,“十一五”期间,在整机集成研发技术方面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优选国际名牌配套件,不但提高了整机可靠性,也提高了产品技术水平,进一步突出了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性价比指标。与此同时,已有10多家企业对外投资办厂,有些企业还在境外收购、兼并发达国家的工厂,大大提升了中国工程机械在国际上的地位。
引导行业提升发展质量和协调性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茅仲文透露,“十二五”期间,工程机械行业将鼓励行业重组并购,以市场竞争机制淘汰落后。到“十二五”末我国工程机械百强企业的销售规模要达到全行业的85%以上,力争将有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大型企业培养成为航母型的国际知名公司。
直属于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赛迪顾问研究机构对装备业“十二五”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该机构的研究人员认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工程机械装备行业将围绕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实施调整转型、创新升级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自主品牌和质量振兴战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快重点行业优化升级。加强发展协调性的同时稳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力争使常规装备制造业水平位居世界前列,重大成套装备、高技术装备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自主化率达到80%左右,基础配套能力大幅提升,关键零部件、基础件自主化率达到80%左右,通用零部件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等。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陆燕荪日前表示,未来,包括工程机械在内的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途径是,坚持创新领先的同时夯实发展基础。他认为,产业共性技术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基础,共性技术缺位会妨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而共性技术属竞争前技术,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需要政府构建公共服务平台,给予财政上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