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机械人才培养也要“调结构转方式” |
|
分类:行业资讯 点击数:981 更新时间:2010/3/19 |
|
“调结构转方式”几乎已经成了刚刚结束的两会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然而,就在近期的采访中,笔者发现,这个关键词似乎仍有可继续拓展的余地,那就是在人才领域。
日前,在天津采访时,一位工程机械企业管理人员告诉笔者,当他以1500元的月薪招聘大学本科生时,报名者络绎不绝;但以2000元月薪招聘熟练技工时却门可罗雀,甚至还招不到人。
在这位企业管理人员看来,近年来的“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表面为一线工人短缺。现在,所谓的80后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在这些人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很高,家长也往往因为舍不得送他们去当一线工人,而在其求学和就业时往往刻意避开这一领域。
事实上,解决招工难的途径很多。一是改善一线工人的工作环境。现在企业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流水生产线、数控加工中心、微电脑处理系统等先进设备已被普遍应用,比如在工程机械领域,靠蛮力吃饭的年代早已过去。业内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更多的在于其对计算机、先进工具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二是切实提高一线工人的社会地位。高新技术的普遍应用带来的一个转变就是工艺复杂程度的提升,企业对高素质工人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提高报酬已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这有助于提升一线工人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扭转人们对“蓝领”的固有偏见。事实上,在一些发达国家,“蓝领”的收入往往高于“白领”。
三是提高技工学校的地位。国内没有一家普通高校敢于承诺确保就业,但是像蓝翔技校这样的技工学校在做广告时却往往以此类承诺来招徕学生。为什么他们的口气这么大?其实道理很简单,许多企业为了招聘具有一定职业水平的一线工人,都与这些技校签订了用人合同,在课程设置等方面为这些学员设定好了学习方向,这些学员进入技校就相当于找到了工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的关键在于,让一线工人的价值更好地体现出来,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幸福感和尊严。
|
|
|
|
上一条新闻:工程机械异动 2010年板块或呈前高后低走势
|
|
下一条新闻:英达就地热再生担纲沪宁连接线改造工程 |
|
|
|
|
|